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一个重要产出地,在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,高校专利申请量飞速上升,专利申请是一项高度专业又过程复杂的工作,高校科研人员在专利申请过程中,不管是对专利本身还是对各项专利制度的理解难免存在不足,很容易进入专利申请的误区。本文通过梳理日常专利申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总结出七大误区,供广大科研人员参考。
01、先发表论文再申请专利
一些高校科研人员在完成科研项目,取得科研成果后,会忙于先发表论文然后再申请专利,这样做往往会因为延误了申请时机而造成专利无法授权。在专利新颖性审查要求中,专利申请日前的一切公开技术均视为现有技术,公开发表在论文上的技术当然也会被作为现有技术,专利审查员一旦检索到该技术已经在论文上发表,该专利授权的可能性就为零。
02、专利技术交底书只提供简单思路
03、以写论文的逻辑撰写专利技术交底书
04、专利名称尽可能具体,且名称不能相同
05、为节约成本,不委托或选择无资质的代理机构
06、专利摘要非常重要
07、答复审查意见增加专利申请文件中未记载的内容
山东凯文知产专业团队能搞定含涉外的专利,商标代理,且高企申报,软著等服务质量优,用心为您打造优质知识产权代理体验。了解更多服务详情,欢迎咨询!153-7616-7073同微信
【重要提醒】 转发本信息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,被转发超过20次,信息将自动置顶一周!